双向感情障碍症即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特征为患者情绪在抑郁与躁狂或轻躁狂状态之间反复交替、循环发作,不同于单纯的抑郁症或躁狂症。
从症状表现来看,抑郁发作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阶段。患者会长时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对曾经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即使是日常小事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常伴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或嗜睡,食欲明显下降或增加,体重随之改变。还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行为,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躁狂发作时,患者呈现出与抑郁期截然不同的状态。情绪异常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有夸大观念,认为自己拥有非凡能力或财富。思维速度加快,想法层出不穷,言语增多且语速极快,滔滔不绝。精力异常充沛,减少睡眠需求却不感疲惫,同时活动增多,可能盲目投资、冲动消费或参与冒险行为,往往在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轻躁狂发作症状相较于躁狂发作程度较轻,但同样具有特征性。患者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工作效率有所提升,社交活动增多且表现积极。不过,由于症状不似躁狂那般严重,容易被忽视,患者甚至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病情发展埋下隐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神经生物学因素涉及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等,而长期的生活压力、重大创伤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则可能成为诱发疾病发作的导火索。
双相情感障碍的注意事项
1、治疗与用药管理: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按时、按量服用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药物,不得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定期到医院复诊,向医生如实反馈病情变化、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生活与作息规律: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每天定时起床、入睡,保证充足且稳定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或黑白颠倒。合理安排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减少刺激性食物和酒精的摄入。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调节情绪、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