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有个筼筜竹,它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吗?

汉中有个筼筜竹,它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吗?

汉中有个筼筜竹,它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吗?

洋州太守文同死后,大文学家苏轼为怀念他的好朋友,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叫《筼筜峪偃竹记》。这篇文章到现在还被人们当作名篇称颂,可洋州赏筜峪的竹子后来一杆也没有了。

当年的筼筜峪,真象一座花园,不光有一片片翠绿的竹林,挺拔的松树,山湾里有梅花,湖塘里有荷花,还有亭、台、湖、桥等,是许多游人常来常往的地方。特别是文同的墨竹画一出名,他画画的地方和他画的竹子就更出名了,来筼筜峪游玩观赏的人越来越多,连外州外县的人也慕名而来了。

这些来观赏的人,看了筼筜峪的竹子,真是惊奇得不得了。

原来这筼筜峪的竹子,杆杆粗,节巴长,长得特别高,尤其特殊的是竹竿上有很多美丽的图纹,图纹间生着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都有黄豆颗颗那么大,起风的时候,小孔便会发出呜呜哇哇的响声,随着竹竿在风里摇动,这千千万万个小孔,便发出各种咿咿呀呀的音响,听起来好像是一支仙乐,常叫游人陶醉,一些风流雅士,文人墨客,还有那些有钱的人,经常提着酒壶,拿着饭食,来这里作诗弄墨,游玩赏景,天黑了也不离去。

筼筜峪这种奇怪的竹子很快也被远在东京的皇帝知道了。

这一年,皇帝要给皇后做生日,特意命人整修御花园,还建了一个非常华丽的亭子,起名叫“寿亭”,决定生日这天,在这亭子上举行宴会,因此,下旨从全国各地搜集奇花异草来装点这个园子。

皇帝身边有一个大臣,姓刘,便趁这个机会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叫皇帝下命令把筼筜峪的竹子移裁到御花园来。

皇帝下了一道诏书,命地方官把筼筜峪的竹子挖出来往京城里送。

地方官接到皇帝的圣旨不敢怠慢,立即带人到筼筜峪去挖竹子。竹子挖好,又派人日夜兼程地往东京运。可是走到半路上,竹子就枯死了,皇帝一生气,把地方官贬了,又派刘大人率领几个太监亲自去洋州押运。刘大人当然忠心耿耿,一路上飞马急行来到洋州,并且不怀好心地挖了很多竹子,命人立即往东京押送。

谁知青郁郁的竹子,运到东京城外就枯死了,皇帝一怒之下又把刘大人贬了。

展开全文

皇帝第三次又派了一个亲近大臣,带着近百名御林军,命令他们只准人休息,不准竹子停,日夜往京城飞运。御林军领了圣旨,第三次又来洋州移竹,谁知,还是到了东京城外,竹子就又枯死了。

这可把皇帝气死了,派人把筼筜峪的竹子统统毁掉。

圣旨一下,筼筜峪的竹子便遭了劫,一根不留全给毁掉了。

晚上,皇帝刚刚上了龙床,便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青衣青裙的女子,怒气冲冲地直向他龙床面前走来,他正要喝住那女子,忽然那女子说了话:“身贱不愿居京华,节高有志在天涯,高山最强莫如虎,人间最毒帝王家。”说罢甩袖去了。皇帝气得大喊:“来人,来人。”

醒来才知是一场恶梦,深悔自己把事做错了。

如今,筼筜峪的竹子虽然没有了,可是竹那种不事权贵的气节仍然被人怀念着,传颂着。后人用这样一首诗寄托着对筼筜峪竹的思恋之情:

筼筜佳竹异寻常,闻说当年在北方,

潇洒曾招学士屐,风流时泛使君觞,

而今废峪荒烟锁,惟有残碑蔓草藏,

亭榭不知何处是,笛声牛背下夕阳。

来源: 馆藏《汉中民间故事集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卡西欧专柜】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周边酒店
飛鏢的基本計分方式
365真正的官网

飛鏢的基本計分方式

📅 07-11 👁️ 7250
Win11电脑上彻底消除耳机滋滋杂音指南:让你重获纯净音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