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刺是最强刺刀?其就是一根钢条,早该被淘汰

三菱刺是最强刺刀?其就是一根钢条,早该被淘汰

说到国产56式三棱刺,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是“三棱刺、放血快、伤口难以缝合、国际条约禁用”等传遍大街小巷的说法(多数都是军品卖家吹的)。作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冷兵器,56式三棱刺一度成为国内军事爱好者和刀具爱好者手中的无上至宝。然而,真实的56式三棱刺却绝非这么神奇,甚至可以说是我军当时被迫装备的落后武器。

56式三棱刺由我国53式黑四棱刺刀演化而成,是53式四棱刺的“加强版”。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6式三棱刺大显神威,在近距离作战中给印度、越南士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1994年,电影《中南海保镖》上映,片中邹兆龙所饰演的杀手使用56式三棱刺(实际上是53式四棱刺)的帅气身影更是将56式三棱刺的热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一时间,56式三棱刺大火,各种传言也随之出现并迅速火遍全国。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事实上,56式三棱刺的诞生完全是我国不得已而为之。众所周知,上世纪50年代的我国由于刚刚建国,各项工业水平都处在一种极低的水平,但此时的军队受到当时作战思想的影响迫切的需要大量刺刀。而且,同样由于技术水平不足,我国当时跟本无法生产出能够满足军刀制造标准的钢材。为了满足军方需求,军刺设计人员不得不采用三棱这种易于加工、节省材料且不易破损的结构。所以,56式三棱刺实际上就是一根带刃的棱型钢条,为了加强刺刀强度,设计人员不得不在刀身上设计了“血槽”以加强刀身强度并平衡重心,其对放血速度的影响实际上并不算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多功能军刀很多都没有血槽这东西的原因)。

除此之外,为了防锈,很多士兵都会在刺刀上抹上枪油,而受到战场环境影响,士兵所使用的刺刀表面时常需要接触到泥土、血液等各类物质,再加上中越边境湿热的气候,刀身实际上往往被各类细菌所笼罩,这样的刀刺入敌人身体后再加上当地气候的影响和越南方面本就极不完善的医疗体系自然极易导致士兵死亡。在这样的背景下56式三棱刺自然而然的被冠以了“有毒”的标签,至于所谓刀口涂毒、淬火含砷之类的说法均为无稽之谈。

除了有毒和放血快外,实际上56式三棱刺造成伤口无法缝合的传言也属虚假。众所周知,56式三棱刺的三棱结构会使其创口也呈三棱甚至“血洞”的状态,较比一般刀具的平面伤口而言确实难以缝合。但是,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即使是枪伤也能够进行缝合,三棱刺所造成的伤口自然也不是问题。

那么,既然上面说了那么多“曾经”的56式三棱刺优点均为编造,那这把刀究竟是否如传言般是近战神器呢?答案是否定(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否定的),作为一把刺刀,56式三棱刺的特殊构造使得其只能进行刺击,其他包括划、砍、劈、削等动作均无法完成。而且,由于56式三棱刺最早完全是按照刺刀进行设计的,因此其并没有便于士兵持握的握把;反观现代多功能军刀,除了可以供士兵以各种方式使用外,还拥有包括开瓶器、锯等功能,部分军刀甚至会使用中空握把设计以供士兵存放药品等小物品。所以,实际上56式三棱刺早已不再符合战争需求,与其说它是近战神器,不如说我军士兵近战技术高超英勇善战。

(95式刺刀装备于95式步枪,可划、砍、劈、削)

综上所述,实际上56式三棱刺就是一款由特殊时期、特殊背景决定诞生的特殊武器,随着我国国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56式三棱刺也就退出我军舞台。时至今日,56式三棱刺早已退伍封存,仅存的一小部分也仅用作民兵训练和仪仗阅兵等用途,也算得上物尽其用了。

相关推荐

广西星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65备用主页器

广西星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09-11 👁️ 1868
20000毫安等于多少wh
pc365buy

20000毫安等于多少wh

📅 08-06 👁️ 6319
德国队世界杯的最后一块拼图,出现了
pc365buy

德国队世界杯的最后一块拼图,出现了

📅 06-29 👁️ 6144